抗静电剂类型及原理
Source:HuizhouYingguang Plastic Pigments Co., Ltd Released in:2025-04-23 Hits:
抗静电剂类型及原理
1、外涂型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此类抗静电剂加到水里,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就插入水里,而亲油基就伸向空气。当用此溶液浸渍高分子材料时,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油基就会吸附于材料表面。浸渍完后干燥,脱出水分后的高分子材料表面上,抗静电剂分子中的亲水基都向着空气一侧排列,易吸收环境水分,或通过氢键与空气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使产生的静电荷迅速泄漏而达到抗静电目的。
2、表面活性剂类内混型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在高分子材料成型过程中,如果其中含有足够浓度的抗静电剂,当混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抗静电剂分子就在树脂与空气或树脂与金属(机械或模具)的界面形成最稠密的取向排列,其中亲油基伸向树脂内部,亲水基伸向树脂外部。待树脂固化后,抗静电剂分子上的亲水基都朝向空气一侧排列,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在加工和使用中,经过拉伸、摩擦和洗涤等会导致材料表面抗静电剂分子层的缺损,抗静电性能也随之下降。但是不同于外涂敷型抗静电剂,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材料内部的抗静电剂分子又会不断向表面迁移,使缺损部位得以恢复,重新显示出抗静电效果。由于以上两种类型抗静电剂是通过吸收环境水分,降低材料表面电阻率达到抗静电目的,所以对环境湿度的依赖性较大。显然,环境湿度越高,抗静电剂分子的吸水性就越强,抗静电性能就越显著。
3、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的作用原理
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一类新型抗静电剂,属亲水性聚合物。当其和高分子基体共混后,一方面由于其分子链的运动能力较强,分子间便于质子移动,通过离子导电来传导和释放产生的静电荷;另一方面,抗静电能力是通过其特殊的分散形态体现的。研究表明: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主要是在制品表层呈微细的层状或筋状分布,构成导电性表层,而在中心部分几乎呈球状分布,形成所谓的“芯壳结构”,并以此为通路泄漏静电荷。因为高分子永久型抗静电剂是以降低材料体积电阻率来达到抗静电效果,不完全依赖表面吸水,所以受环境的湿度影响比较小。
惠州莹光新材料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的抗静电剂及抗静电母粒其特性显著降低塑料制品表面电阻,使其达到108~109Ω,抗静电高效持久,与树脂相容性好,并不影响制品的加工和使用性,可以用于PE吹膜上,PP抗静电箱,TPU手机套,油墨,橡胶等所有抗静电制品中,本公司抗静剂抗抗电效果好,持久时间长,价格优惠,质量稳定,欢迎朋友们来电咨询!联系电话:13631954190黄生,QQ:1308108643
【Previous】:荧光粉检漏原理及方法
【Next】:热烈祝贺莹光7个专用申请成功